近日,央视播出的一则公益短片在微信朋友圈里热传,片中5岁的主人公付浠诺无声的讲述,看哭了很多人。3年前,她因发烧后用药不当而导致失聪。付浠诺的故事并非个例。不久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超八成家长给孩子用药存安全隐患。
眼下,正值全国安全用药月(每年的9月份),山西晚报记者薛琳调查了解到,其实,不光是儿童用药,包括成人用药上,很多人也缺乏一些基本的常识。为此,本报特邀山医大二院药剂科专业药师结合临床常见用药误区,为大家指点迷津。
什么是空腹服药? 20个人只有4个知道
药品种类繁多,服用说明也各有讲究。有的药要求饭前吃,有的药要求饭后吃,还有的药要求空腹吃,可对于这些“要求”,很多人却不能准确理解其中的意思。
就拿空腹来说,记者随机询问了周围20个人,仅有4个人能准确表述空腹的意思。“空腹不就是指早晨起来不吃不喝嘛”“饭前半个小时就应该是空腹吧?”……大部分人都觉得只要不吃饭就应该是空腹。其实,空腹的时间区间一般指饭前1小时和饭后2小时。这样才利于药物吸收,更好地发挥药效。
随后,记者又对饭前、饭后等服药时间进行了调查。虽然大多数人都觉得不管是饭前,还是饭后,吃药的时间都应该和正常的饮食有一个时间间隔,不能吃完药立即吃饭,或者吃完饭立即吃药,但具体应该间隔多长时间,从5分钟到1个小时,什么说法的都有,只有少数几人有很明确的概念。还有极个别的人认为饭前就是吃饭前,饭后就是一吃完饭。其实,饭前指进餐前30分钟,饭后指进餐后15-30分钟。
超八成家长给孩子用药存安全隐患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前不久发布的《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84.9%的家长给孩子用药时存在安全隐患。调研中,27.4%的家长表示因为担心医嘱用量不够或太多,会自行调整用药剂量。72.5%的家长存在给孩子擅自停药的行为。超过三成的家长会擅自给孩子联合用药。19.8%的家长会将药溶于牛奶、糖水、饮料和粥汤等给孩子服用。42.7%的家长会根据自己或亲友的经验给孩子用药。此外,儿童年龄 3 岁或以下的家长存在用药困惑的占比均接近90.0%。31%的家长曾把成人药品调整剂量给孩子吃,42%的家长在给孩子吃两种以上药时不注意药物的有效成分。“掰药片”“随意加量”……凭“感觉”、“经验”给孩子用药的现象屡见不鲜。
正因为缺乏用药常识,因用药不当造成的中毒事件也频频发生。《2015年儿童用药安全报告》显示,在儿童群体中,药物中毒占所有中毒就诊儿童的比例从2012年的53.0%上升到 2014 年的73.0%。从中毒年龄来看,0-14岁的药物中毒儿童中,1-4 岁儿童占比最大,占 64.0%。
专家解读
11个用药误区
为帮助更多的人安全用药,普及用药常识,山医大二院药剂科主管药师郭茜结合临床中常见的病例,特意总结了一些用药误区,并进行了详细解读。
误区一:通过增加药量或服药次数来增强药效
某些患者在疾病发作的时候心情焦躁,误以为增加药量或服药次数会增强药效。剂量过少可能无法充分治疗疾病,剂量过大则可能血药浓度达到一定值后药物效应也不增加,反而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只有准确的药物剂量才可使药物发挥最佳疗效达到治疗目的。患者还应了解的是,从开始用药到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往往需要多次服药,自行增加药物剂量或者服用频次,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起效,给治疗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患者必须遵守医嘱或按说明书服用药物。
误区二:重复用药
药物名称分为化学名、通用名和商品名。通用名和化学名是世界通用的,而商品名即产品名,每种药品其生产厂商都可为其命名。大部分患者缺乏药学知识,对不同药名, 同种成分的药物区分不清楚,很容易导致重复用药。
很多患者感冒时服用多种感冒药物,而市面上销售的感冒药一般是复方制剂,由抗过敏药、缓解黏膜充血剂、解热镇痛药的两种或三种组成。如果患者仅有打喷嚏、鼻塞、流鼻涕而无发热、肌肉痛、头疼等症状,不主张使用含有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芬必得等)的抗感冒药。如果患者需要开车或进行高空作业、操纵机械等危险操作时,应避免使用含有抗过敏成分(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的药物,以免出现嗜睡的不良反应,从而精力无法集中,一不留神发生意外。另外,患者自行服用感冒药要坚持一个原则,即尽量只吃一种药,联合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服用。
误区三:顿服就是吃饭时服用
在用药时间上,很多人也缺乏正确的认识。“每天3次”是多数药物的服用方法。许多患者都认为每天吃3次即可,实际这3次的间隔时间是有讲究的,指每日早、午、晚各1 次,相隔8小时,有益于维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使药品充分发挥疗效。
睡前服是指睡前15-30分钟服用,服用后不能立即卧床,否则可能引起食道溃疡。空腹服用是指饭前1小时和饭后2小时服药。顿服不是说每顿饭后服药,是指把一天的用药量一次性服下。饭前服指进餐前30分钟服,饭后服指进餐后15-30分钟服。一天三次不是指三餐前后,是指每隔8小时服用一次。
还有药品要求“必要时服”,多指发热、疼痛时服用的对症治疗,如无症状,不要随意服用,会增加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
误区四:把泡腾片直接放嘴里
一个18个月左右的小患儿由于感冒发热,医生给开了“某泡腾片”。使用时,患儿的母亲把1粒药片直接塞进了患儿的嘴里,又给其喂了点儿水。过了10多秒钟,患儿的手脚突然抖动起来,紧接着开始剧烈地咳嗽,口唇也慢慢变成了青色。摇晃患儿的身体没有反应。闻讯而来的医生用力地拍打患儿的背部,试图催吐,但很多方法都试过后,患儿的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心跳和呼吸也变得十分微弱,遂送患儿进抢救室进行手术。切开气管后,医生取出已经化为一滩水的泡腾片残迹。当天下午,患儿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抢救无效死亡。
不少患者对嚼服、吞服这些基本的服药方式不太了解。一般情况下,药片除了含有主药外,还含有崩解剂等辅料,所以药片在胃中会逐渐崩解、溶解、吸收,而起到治疗的作用。因此,应整片吞咽,无需嚼碎。但咀嚼片需要嚼碎后才能更好地发挥效能,除了片剂外,胶囊也应注意服用方式,不可拆开服用。而肠溶片由于其肠溶衣的作用可防止药物在胃中被破坏或对胃产生刺激。若嚼碎服,将失去这方面的作用,因此必须整片吞服,不可嚼服或掰开服用。而缓释和控释剂是通过特殊的骨架结构长时间地徐徐释放药物,使药物在血液中保持一定浓度,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若嚼碎服,会破坏骨架结构,失去这方面作用,但某些药物因其特殊制剂类型,若药片有可掰开的刻痕,即可掰开服用。泡腾片含有泡腾崩解剂,需在温水中充分崩解后饮用,而不可直接吞服。
误区五:只要吃药就一定得喝水
服用大多数药物,至少喝150~200 毫升的水,如服用胶囊剂,要增加饮水量,否则胶囊易粘附在胃壁上,导致局部浓度过高,刺激胃黏膜;吃抗痛风药、排结石药后,要大量喝水,一天的饮水量应在2000 毫升以上;吃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等治疗胃溃疡的药时,需要少喝水甚至短时间不喝水,这是因为药会在胃内变成无数不溶解的细小颗粒,像粉末一样覆盖在受损的胃黏膜上,这样胃黏膜才能免于胃酸侵蚀,慢慢长出新的组织把溃疡面填平。如果多喝水,药物被过度稀释,治疗作用会减弱。同理,吃复方甘草合剂、止咳糖浆等镇咳药后,也不宜马上喝水。
误区六:不管啥姿势 只要吃了就行
站立是最科学的服药姿势,站立时食管呈自然垂直状态,利于药物下行到胃中,便于尽快吸收。坐着尤其躺着服药,易使药物粘在食管壁,食管壁会因黏附的药物受到刺激,甚至腐蚀。服药后不能马上运动,因药物服用后一般需30 -60min才能被胃肠道溶解吸收发挥作用,期间需足够的血液参与循环,马上运动会导致胃肠道血液供应不足,影响药物的吸收效果。
误区七:保健药品也能治病
很多老年人往往听信广告及推销人员的宣传,认为药物具有毒副作用,保健品可以治疗疾病而无副作用,从而服用保健品,而不是遵医嘱服用药品,而出现延误疾病诊治的情况。
54岁的王先生患高血压多年,因怕降压药有副作用始终不肯吃,他听说口服深海鱼油等保健品能降压,便如获至宝。一日王先生突然大汗淋漓,腹部、腰部感到剧烈撕裂般疼痛,随后晕厥倒地,入院测血压竟达到250/150mmhg,其腹主动脉已撕裂,诊断为腹主动脉夹层,一旦夹层破裂将无回天之力,好在抢救及时。
误区八:滥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是指对细菌、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一类药物。
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要自己盲目使用。生病以后,一般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购买一些对症的药,比如你觉得是感冒的话,买一些感冒药就可以了,不必买抗生素使用。如果真的觉得是细菌感染,应该咨询医生来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
误区九:给儿童服用成人药
有的家长会给儿童服用自己服过觉得有效的药物,并按成人剂量减半,他们认为只要剂量减半就不会有问题。其实,按成人剂量减半给儿童用药是不科学的,也是很危险的。儿童的肝脏还没发育成熟,对药物的解毒能力不如成人;儿童的肾脏仍处于生长发育之中,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也不如成人;儿童大脑的血脑屏障功能还没发育完全,还不能阻止某些药物对大脑的伤害。因此,不能自己给宝宝随意服用成人药物,即使减少剂量也不行。有些药物确实没有儿童专用的剂型,这时候应该让医生来判断能不能给孩子用。
误区十:中药无毒无副作用
中药由于是传统医学文化的传承,没有特别严格的临床试验,因此药品说明书里的不良反应通常注明“尚不明确”。“尚不明确”只表明没有可参考的临床数据,很有可能是某些风险未被发现和证实,绝不代表是安全无风险的。
说白了,就是风险未知,相比于清晰写明的不良反应,哪个更可怕,一看便知。另外,100%植物来源的药物并不代表100% 安全。提醒家长们不要随意给孩子吃所谓的“小中药”来强身健体,要牢记“是药三分毒”的古训。
误区十一:怀孕了就能用药了
怀孕7个月的李女士感冒了,因为怕用药影响胎儿,就坚持没用药,结果三天后她发烧了,最高体温达40℃,并伴有呼吸困难,家里人立即把她送院。经检查,李女士心肌酶非常高,心肌已经受到严重损害。此外,她血中氧含量的指标非常低,产科的超声也提示胎儿在子宫内缺氧。最后不得不提前剖宫产。
很多人都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怀孕了就不能用药了。其实,孕期并非“不能用药”,而是“不能随便用药”。对于孕妇而言,感冒是平时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数为病毒性感染。怀孕后,由于免疫力降低,病毒感染后往往会引起很严重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导致重症肺炎甚至呼吸衰竭,或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导致急性心衰等,威胁到母婴的生命安全。所以,对孕期感冒应给予高度重视。
有些孕妇或家属会将“孕期不能随便用药”误解成“孕期不能用药”,把道听途说听来的副作用无限放大,给自己增加无谓的压力,甚至因此拒绝各种药物治疗。这使一些原本可以通过及早正确用药而治愈的疾病丧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最终拖成大病、重病。其实,有些抗生素如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等,已经通过药理研究证实对胎儿致畸的影响作用较小,如果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还是比较安全的,而且通过抗生素可以迅速控制炎症,以防病情加重而影响母婴健康。
这些常识 你不可不知!
说明书里的危险性:禁用>忌用>慎用
慎用:必要服用时随时观察
忌用:很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禁用:肯定会带来不良后果
“慎用”指在使用药品时要注意观察,如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
通常需要慎用的都是指小儿、老人、孕妇以及心、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如阿司匹林类药物对胃刺激性大,有溃疡病的患者应慎用。庆大霉素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一般来说,家庭遇到慎用药品时,应咨询医生后使用为好。
“忌用”往往与“禁用”难以区别。
“忌用”通俗地说,就是最好不用。此类药品某些患者服后可能会带来明显的不良反应和不良后果,但也有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禁用”是指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属杜绝、禁止使用。此类不该使用的药物,一旦误用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中毒。如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应禁用,吗啡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痛、嗜睡、剂量相关的呼吸抑制等,支气管哮喘等患者禁忌使用。
药品说明书哪些信息一定要细看?
1、成分
郭茜提醒,如果同时服多种药,成分一栏是需要细看的,核对一下几种药之间成分有无重叠,如有重叠要遵医嘱使用。
2、适应症
如果是自己选药,适应症也要细看,确定自己的症状是不是该吃这个药。
3、用法用量
是一定要细看的,要注意的是有的是标注的剂量需要换算。
4、禁忌
不良反应与禁忌、注意也要细看,尤其是禁忌与注意。
5、储存
一些药物对保存环境有特殊要求,比如没有开封的胰岛素需要冰箱冷藏,正在使用的胰岛素需要常温保存等。这些药物在贮存、运输与携带时必须引起注意。
采写:薛琳
编辑:席悦
本微信号中山西晚报记者采写的新闻,转载请注明出处——山西晚报山西头条,并注明微信公众号sxwbsxtt,对侵犯行为我们将诉诸法律。
加关注的朋友,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搜索山西晚报政经新闻中心微信公众号“山西头条”(sxwbsxtt),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推送重磅新闻、新闻资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