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服饰志
目录
序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
女真族主要服饰………………………………2
金代服饰+文物列举…………………………7
金史《舆服志》 +简略解说……………………18
金朝内衣(部分资料)…………………………24
金朝的甲胄……………………………………25
金代妆饰……………………………………29
金上京博物馆文物展示………………………………31
金朝的髡发衣服…………………………………………55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序言
本书所有资料均来自其他书籍资料,收录有《中国服饰史教程》(孙世圃)、《中国古代服饰史》(周锡保)、金史舆服志、《画说中国历代甲胄》(陈大威)、《中国历代妆饰》(李芽)、网易博客沉鱼雅居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文物解说,以及汉服吧资料百度百科豆瓣资料等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关于金代的服饰专著少(文物不多,金人有火葬习俗),服饰通史中出现的介绍也不多,故整合其他前辈资料,编纂成书,尽可能还金代服饰之面貌。关于金代民俗介绍,例如物质生产情况、人生礼俗、节日情况、工艺等等,则可以看《中国民俗史-宋辽金元卷》。
金初对汉人实行髡发易服制度,后入黄河流域后又采用宋制冠服。因而不同民族文化在这时期有交融现象,所以笔者认为金时原来的女真服饰属于女真,后来借用的宋制也可以属于女真,而不是很多资料里说的这个化那个化,战争流过血,但文化是交流的,也是共同的。正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中,才更推动了时代发展。
玛哈
2016年7月13日
一、 女真族主要服饰(摘自《中国服饰史教程》)
金属女真族自太祖建国,前后经历了117年。金代服饰基本保留了女真族服饰的特点。据文献记载,金代的服饰与辽代颇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金人多用皮毛为料,色彩多用浅淡的白色。
由于金人的习俗是死后火葬,所以现存的实物几乎无几,我们所讲的主要以文字记载和画类来作为依据。其衣衣以袍为主,左衽、圆领、小窄袖。服饰等级不分明,没有严格的规定,服饰简练而朴实。自金进入黄河流域后,吸取宋宫中的法物、仪仗等,从此衣着锦绣,一改过去的朴实,后来并逐步在重大朝会典礼的服饰都习用汉族服饰文化传统。
(1.衽:“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是孔子一句比较有名的话。衽,本义衣襟,左衽是指衣襟在胸前相交后,右衣襟在上压住左衣襟,即衣襟由右向左掩,反之为右衽。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易经》)
当诸夏人民进入以农业为主的时代之后,衣装形制也朝着更适合的生活方向发展。处于农业文明的人们发现在劳动过程中,衣襟右掩更适合活动和存放精巧的小工具。受此影响,原始对襟式的服装开始发展成“偏衽”式,此时衣服遮掩的左右不稳定性开始减少,服装中“右衽”顺理成章的发展起来了。
在文献记载方面,最早提到“衽”的问题应该是《礼记·丧服大记》中的记载:“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孔颖达对此的解释为:“皆左衽,大敛小敛同,故云皆也。衽,衣襟也。生乡右手解抽带,便也。死则襟向左,示不复解也。”通过孔颖达对《礼记正义》一书中关于左、右衽的注释可得知:之所以出现“右衽”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右撇子将左衣襟拉于衣装右边并系带较为顺手、方便,且“左衽”在汉人习俗中为敛服,为了区分生死有别,故而在衣装文化不断丰富的时期,形成“生右死左”的穿衣习惯。根据现代的考古发掘中发现,马山楚墓出土的敛服存在左右衽两种情况,马王堆则存在将右衽服衣襟左掩的现象,这两个发现印证了“敛服左衽”制度的存在。
此时北方民族,还停留在牧猎时代,服饰依旧保持早期对襟式服装。他们服装必须适应马上的生活。衣襟左掩能够较少地影响拉弓射箭的右臂的活动范围,又能更多地保护右臂不受到伤害,并且方便左手从怀中取放物品,以便腾出右手使用武器。除此之外,左胸前两片衣襟的重叠保护较之右胸前一片衣襟更能加强对于心脏的保护作用,所以衣襟偏左居多。《汉书·匈奴传》记载:“(匈奴)披发左衽。”西汉桓宽《铁盐论》亦称:匈奴“无文采群袆曲襟之制。”1924年,诺颜乌拉西汉晚期匈奴6号墓曾出土一件丝质的对襟服饰。
北宋末年,女真人涉足中原后,仿辽代的两院制,并于天辅五年,始议礼仪制度“服色各以官品论。如五品官便可服五品服,如武臣至四品皆横金,文臣则加鱼,不待锡赐而即自服焉。”天眷皇统年间依据汉式衣冠详定服饰。《金史·舆服志》称左衽“皆辽服也,金亦袭之。”虽然入主中原后,女真人服饰受汉人影响,但左衽的习俗却一直保留,并以此强令汉人也穿着左衽,如真定府陷落时,宋知真定府刘邈在坚决抵抗后被金人所执,逼令他“被发左衽”,刘邈不从而死。在宋人抗金文中也有:“河东士庶,首被其害,披发左衽,勉强从俗。”这种斗争终于逼使女真人放弃了改俗换装的主张“诏河南民衣冠许从其便。”但在金人的统治下,在服饰上也必然会起变化。如陆游《感兴》诗云:“遗民沦左衽,何由雪烦冤”,《揽辔录》记载:“最甚者衣服之类,其制尽为胡矣,自过淮以北皆然”。
除了百姓衣着,左衽还影响到了宗教绘画及塑像中。
2.圆领,就是一般领口的设计款式。圆领式样在中国的汉朝便有出现,当时主要是作为内衣穿着,但一直到隋唐才开始盛行,成为官式常服。这种服装延续了唐,五代,宋,明,并对日本,高丽等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此处关于衽的解释来自汉服吧,左右衣襟:细数那些左衽现象,作者为貞觀朔。圆领的解释来自百度百科。)
天眷、皇统年间详定百官朝参之仪,并用朝服,依汉式造袍裳服饰,服衮冕、通天冠,着绛纱袍等朝、祭服饰,而不像金初强迫汉人随女真族的礼俗了。就此金人在中原虽为统治之主,但其服饰文化已被汉文化所同化,成为汉文化的一部分。当时金人的朝服几乎全部沿用宋制,只是部分小有改动(具体是天子顶通天冠,着绛纱袍;百官分朝服、冠服、公服,仍以梁冠、衣色、腰带与佩鱼来区分等级)。
( 1.衮冕:衮衣和冕,是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是皇帝等王公贵族在祭天地、宗庙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戴用的正式服装。《仪礼·觐礼》:“天子衮冕,负斧依。” 见“衮衣”、“冕”。根据《周礼》记载,衮冕为王之吉服。冕与中单、玄衣、纁裳配套。
2. 通天冠,也称高山冠,古代汉族冠饰之一。其形如山,正面直竖,以铁为冠梁。是皇帝戴的一种帽子。《后汉书·舆服志下》:“通天冠,高九寸,正竖,顶少邪(斜)却,乃直下为铁卷梁,前有山、展筒、为述,乘舆所常服。”楚庄王通梁组缨似通天冠,秦时采楚冠之制,为乘舆所常服。汉代百官于月正朝贺时,天子戴通天冠。按通天冠自秦至明(除元代外),历代皆有,清代废除,亦名“卷云冠”。
3.绛纱袍:绛纱袍是深红色直领纱袍。[此处直领有争议,因为据记载发现宋代有方心曲领的绛纱袍,洪武元年也是方心曲领。玛哈注。]古代常用为朝服。始于周代,楚庄王绛衣博袍以治其国。汉明帝制定朱衣朝服,后世朝服则所谓进贤冠、绛纱袍,以纱罗为之,一直沿用至明朝。 乾隆未取汉唐衣冠,仅吸收汉族帝王服饰的色彩和章法纹饰。
4. 朝服,又称为“具服”,是古代在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等重大典礼时使用的礼服,其基本样式是衣裳制,东汉以后的朝服包括梁冠、赤罗衣、白纱中单、青饰领缘、赤罗裳、青缘、赤罗蔽膝。朝服也被汉文化圈国家广泛采用,包括日本、朝鲜、越南、琉球均制定了朝服制度。
5.祭服,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礼服。为各类冠服中最庄严的服饰。先人非常重视祭祀,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6.冠服:公服是从北魏北齐至明朝的品官在公事、常朝、谒见、婚礼时所穿的一种汉服,服色有紫、朱、绿、青四等,相当于现在公务人员所穿的制服。由于省略了朝服许多繁琐的挂佩,所以公服又有“从省服”之称。如公服即比朝服少蔽膝、剑、绶诸物。明代由右衽圆领袍、纱帽幞头、束带组成,公服制度被日本、朝鲜等汉文化圈国家普遍采用。
百官之常服,用盘领而窄袖在胸膺间或肩袖之处饰以金绣花纹,以春水秋山活动时的景物作纹饰,如鹃鹅、花卉、熊鹿、山林等。头裹四带巾,即方顶巾。用黑色的罗、纱,顶下二角各缀两寸左右的方罗,长七寸,巾顶中加以顶珠。足着马皮靴。脚下着靴,这也是女真族不论阶层、不分男女的通服。
( 1.盘领:“盘领”即一种加有圆形沿口的高领。
·以上注解均来自百度。)
冠服制度确定以后,金人服饰也略有讲究。从文献记载来看,金代男子的常服通常由四部分组成,即头裹皂角巾,身穿盘领衣,腰系吐骼带,脚蹬马皮靴。
金代服饰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多用环境色,即穿着与周围环境相同颜色的服装。这与女真族的生活习俗有关。其原因是,女真族属于游牧民族,以狩猎为生,服装颜色与环境接近,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便于靠拢被猎取的目标,所以除了服用野兽皮毛外,服装颜色冬天多用白色,春秋则在衣上绣以“鹘捕鹅”、“杂花卉”及“雄鹿山林”等纹样,同样也是为了麻痹猎物。
金时妇女的服饰,上衣着团衫,直领而左衽,在腋缝两旁作双折裥。前长至地、后裾拖地尺余,用红绿带束之,垂之于下。
许嫁之女则着背子,作对襟式,领加彩绣,前齐拂地,后拖地五寸。妇人的衣装都极为宽大,下身束襜裙。此式原本为辽人服饰,金人也袭而着之。裙的式样为左右各缺二尺左右,用布帛裹铁丝为圈,使其扩张展开,然后再在其外用单裙笼覆之。
( 1.背子,汉族传统服装的一种。男女皆服,式样有异。背子也称褙子。始见于隋唐,由袖长半截、衣身较短的半臂发展而来,盛行于宋元时期,至明代发展为披风,形式变化甚多。宋代妇女从后、妃、公主到一般妇女皆穿褙子,可做常服或常礼服。其基本形制为直领对襟、长袖;袖子可宽可窄;衣长可至膝上、齐膝;也有长至小腿及脚踝。
2.襜裙,裙的一种,金代较流行。《金史·舆服志》下:“妇人服襜裙,多以黑紫,上编绣全枝花,周身六襞积。”
·以上注解均来自百度。
女真族妇人多辫发盘髻。自灭辽入宋境后,有裹逍遥巾或裹头巾的,各随其所好而裹用。
( 1.逍遥巾,古代的一种头巾名。也称荷叶巾。宋代庶人的一种巾子,开始叫花顶头巾,后士人甚至女性皆戴,并有两脚垂于后背,称为逍遥巾。
听人讲满族风俗的时候听到了尚白。这个解释为什么衣尚白。
注意看服饰材料,鱼皮蛇皮。鱼皮跟今天的赫哲族一样。赫哲族据说是中国唯一一个用鱼皮做衣服的民族。
微信公众号满族文化网编辑出品,转载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